道教养生
养生之道|道教养生|养生环境|养生思想|养生之术|道家饮食|道家草药|道家功夫
早上三点到五点,练功最佳好时光。坚持练功一辈子,一定就会结正果。
时刻专注要守神,不用闭气守丹田。打坐神思不要动,神不离身才健康。
眼要不观耳不闻,口不言语自长生,闭关要闭眼耳口,安静无为内练心。
登上高山石墩上,山峦连绵望不尽。静修打坐在山间,松树清气利修行。
少吃荤腥多吃素,月光底下勤散步。万缘欲念全放下,长寿就会如神仙。
隐居深山空气好,洞府清修神志清。自耕自给能自足,清静无为生活美。
金刚功法修长寿,内部师承共八部。
双手插顶利三焦,手足前后固肾腰。调理脾肤需单举,左肝右肺如射雕。
回头望足去心疾,五劳七伤向后瞧。凤凰展翅周身力,两足顿顿饮嗜消。
类似功夫八段锦,心法顺序招式异。
两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臂单举,五劳七伤向手瞧。
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
紫云宗师悟道高,山林茅屋修真道。
紫云宗师悟道高,山林茅屋修真道。玉宇琼楼何足恋,青山草庵炼丹田。
佛教食素不杀生,道教素食求长寿。强身健体炼太极,清静无为益寿年。
仗剑江湖诗文好,人生经历好丰富。
仗剑江湖诗文好,人生经历好丰富。清静无为修真道,强身健体过百年。
山间茅棚居路边,溪流潺潺淌门前。日堕孤林一片乌,静等破晓睹天颜。
席地而坐晒太阳,此间寥寂无甚忙。暂避茅庵远世浊,任心飞驰亦何妨?
枫竹松叶亦枯残,夜深倍觉气息寒。常感人心千百态,捉摸不定似云端。
每叹易逝不长久,究竟谁疯谁癫狂?披衣挑灯复静坐,看看渐渐降银霜。
道教老神仙 李清云 生于清康熙18年(1679年),死于民国24年(1935年),终年256岁。 中医中药方面有杰出成就。老中医,素食者。 健康长寿原因:长期素食,内心保持平静、开朗,常年将拘杞煮水当茶饮。 经动物实验证实,拘杞具有抑制脂肪在纤维内蓄积、促进肝细胞的新生、降低血糖、降低胆固醇等作用。 拘杞的「返老还童」作用表现为:可刺激性腺及内分泌腺,增强荷尔蒙的分泌,强化脑细胞和神经细胞的生理功能,可避免人随年龄增长而出现血中积存毒素的现象,从而维持体内各组织的正常功能。 他对中医中药,养生术的研究和实践,有不凡的造诣和成就,言行举止如同壮年,所以被人们誉为“神仙”。 他原籍云南省,90多岁到四川开县定居,一生娶过24任妻子,膝下子孙满堂,180位后人。 在他250岁那年,他的同乡刘成勋先生专程对他进行了专题采访。 李清云兴致勃勃,引经据典,对养生术作了长篇宏论,既谈个人的养生实践,又论古今养生有道与无道的经验与教训。 人的寿命有长、有短,这是由元气所主宰的。元气,又称原气,禀受于先天而赖后天荣养而兹生。 它发源于肾,藏于丹田,借三焦之道,通达全身,推动五脏六腑等一切器官组织的活动,为生化动力的源泉。 善养生者,法于阴阳,调予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作息有时,无名利之系其心,无机械之乱其神,不妄作劳, 故能形神相俱,泰然百岁以上。 不善养生之人,以酒水为浆,仪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逆干生乐,务快其心,饮食无节,起居无时, 而狗马声色之事乱其神,富贵荣辱之念系其心;心无片刻宁,神无片刻安,胶扰不休,必然不到半百就会龙钟衰老了。 善养生者必以慈、俭、和、静四字为根本。 慈:人心慈善,不害物,不损人,慈祥之气,养其天年。 俭:俭于饮食则养脾胃,俭于嗜欲则聚其精抻,俭于言语则养其气息,俭于交游则洁身寡过, 俭于酒色则清心寡欲,俭于思虑则免除烦恼。凡事省得一分,则受一分之益。 和:君臣和则国家兴盛,父子和则家宅安乐,兄弟和则手丈提携,夫妻和则闺房静好,朋友和则互相维护。为致祥之道。 静:身不过劳,心不轻动。 起居饮食:“食不得过饱,过饱则肠胃必伤;眼不得过久,过久则气耗散。 细小之事急躁伤身。寒暖不慎,步行过疾,酒色淫乐,皆伤身。 先人养生术,行不疾行,目不极视,耳不极听,坐不过久,卧不及疲;要先寒而衣,先热而解; 要不待饥极而食,不待渴极而饮;要无喜怒哀乐之系其心,无福贵荣辱之动其念。乃长寿之道。 吴云青 生于清道光18年(1838),死于1998年,160岁 安阳县善应镇 万佛沟灵泉寺高僧。荥阳市高山镇余顶村人,在陕西延安青化寺出家。 孙思邈 生于西魏大统七年(541年),死于唐永淳元年(682年),终年141岁。 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为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伟大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后人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孙思邈幼年体弱多病,汤药之资而罄尽家产。他自幼聪明过人,日诵千言,西魏大将独孤信赞其为“圣童”。他通百家之说,崇尚老庄学说。 唐代著名道士,医药学家。论述医德思想、倡导妇科、儿科、针灸穴位等。一生致力于药物研究,曾上峨嵋山、终南山、下江州,隐居太白山等地,边行医,边采集中药,边临床试验,他是继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祖国的中医发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 隐居太白山(在今陕西郿县)学道,炼气、养形,究养生长寿之术。隋大业(605~618)中,游蜀中峨眉。隋亡,隐于终南山,与高僧道宣相友善。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召至京师,不受再入峨眉炼“太一神精丹”。咸亨四年(673),高宗患疾,令其随御。上元元年(674),辞疾还山,高宗赐良马。永淳元年卒,遗令薄葬,不藏明器,祭去牲牢。宋徽宗崇宁二年(1103)追封为妙应真人。 孙思邈终身不仕,隐于山林。亲自采制药物,为人治病。他搜集民间验方、秘方,总结临床经验及前代医学理论,为医学和药物学作出重要贡献。 认为老年人当从事诸如调气、按摩、导引、行气以及散步等适合老人特点的活动,从而丰富了道教内修的内容与方法 。把炼丹作为制药的手段救急济危。 爱好道家学说。由于当时社会动乱,孙思邈隐居陕西境内的秦岭太白山中,并渐渐获得了很高的声名。 在太白山研究道教经典,探索养生术。为了解中草药的特性,走遍了深山老林。重视民间的医疗经验,不断积累走访,及时记录下来,终于完成了不朽著作《千金要方》。 唐朝建立后,孙思邈开始接受朝廷的邀请,与政府合作开展医学活动。公元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国家药典《唐新本草》。公元682年孙思邈无疾而终。根据史志、本草、《道藏》等文献,以及陕西省耀县药王山有关碑刻,孙思邈的著作80余种,今多亡佚。 张果老 生于隋唐时期,死于唐开元23年,终年140岁。 邢州广宗人,常往来于邢西太行山,曾在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被召见,邢州五峰山建栖霞观。 彭祖 140岁 大彭氏国(今江苏徐州)。自尧帝起,历夏、商朝,商代时为守藏史,官拜贤大夫,周代时担任柱下史;娶妻四十九,生子五十四。 王世芳 生于清康熙8年(1669年),死于嘉庆13年(1808年),终年140岁。 东塍镇岭根村出生,乾隆皇帝称他为“南亭王老先生,世人称他为“长寿王”。 李彩容 120岁 广东佛山 南海西樵 西岸银坑村,2004-12-19 年满120岁。 张至顺 104岁 终南山八卦顶 ,全真龙门派第21代、百岁丹道大师。 早上3点到5点是最重要的练功时间,一个人能一辈子在这个时间练功不辍,一定有成就。 但时刻专注、守神也很重要。不要闭气更不要意守丹田,打坐要的是神思不动,神不离身才能健康。 眼要不观耳不闻,口不言语自长生,闭关要闭眼耳口,安静无为内练心。 人只要能安安静静坐在那,天地的能量就能够回来。 身心能够合一的时候,身体自然会发生变化,那时候,自然会引导我们如何打开那一窍。 无论在什么地方,有空就静坐,不要想太多,凝神调息,调息凝神。身体能量储备够了,水到渠成,元神归位。 少吃荤腥多吃素,月光底下勤散步。万缘欲念齐放下,长寿就会如彭祖。 《金刚功》历名为《八段锦》。按内部师承称八部金刚功(又称外八部)长寿功,在心法、顺序、招式动作上,与八段锦都有很大的不同。 |
2015-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