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人的品质和修养

作者:山人小惠 2014-01

人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和修养?人生的道路怎样走?我们的前人给大家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中华文化宝库中有极丰富的经验和心得,教诲后人如何度过人生的征途,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如何做人做事?如何学习?如何工作?如何艰苦奋斗?如何得到幸福和快乐?在文化宝库中都能找到明确的答案。我们只要认真学习前人的经验,把它运用到生活实践中去,把它发扬光大,就能走出一条宽广的人生大道。儒家学说,道家学说,佛家经典,众家的名典名录,古代诗词歌赋及文章史记,都渗透着人生哲学的深刻道理。我读过很多古文和现代人写的文章,都通篇和反复的介绍如何做人,如何处事,如何待人接物,如何人生修养的道理。生活在人类社会中,前人圣祖为我们总结过许多,人类应该具有的优良品质和修养,我大约捋顺一下,不完全统计,光两字的形容人类优良品质的词语就有195项之多,诸如:

勤奋、智慧、智谋、理想、理解、见解、思想、思考、思维、本领、责任、品德、道德、孝顺、感恩、感受、感悟、人格、志向、志气、意志、有恒、骨气、气质、气节、毅力、坚韧、信仰、信任、信用、信念、主见、守信、诚信、诚实、诚恳、真诚、真实、天真、忠诚、忠贞、老实、耿直、善良、慈善、仁慈、兴趣、风度、风流、情感、情怀、仁爱、博爱、德治、礼治、义礼、义气、礼仪、礼貌、礼让、知识、聪明、宽容、宽恕、容人、孝敬、尊重、尊敬、尊贵、自信、自尊、自爱、自强、自律、律已、自知、自理、自学、自修、自谦、自乐、爱好、敬爱、爱戴、爱情、友情、亲情、可爱、爱心、公心、真心、良心、苦心、决心、雄心、信心、恒心、倾心、专心、耐心、细心、诚心、热心、潜心、虚心、心灵、心态、热情、淳朴、纯朴、无邪、活泼、正直、慷慨、大方、大度、淡定、性感、豁达、幽默、修养、勇为、敢为、敢想、敢讲、敢做、敢胜、敢败、敢爱、敢恨、勇敢、勇气、奋勇、奋斗、奋发、机灵、机遇、浪漫、乐观、坚强、上进、进取、服从、淳朴、利他、高洁、杰出、著名、助人、荣耀、坚定、谦虚、谨慎、廉洁、无私、公正、安分、厚道、严明、明辨、节操、刻苦、高尚、节俭、俭朴、团结、才能、才学、习惯、脾气、秉性、好奇、好强、好胜、兴趣、朋友、了解、毅力、热情、高尚、人生、生存、生命、命运、幸福、健康、快乐、满足、充实、友谊、简单、性格、原谅、谅解、梦想、

除了描写人类优良品质的词语,还有描写人类卑劣品质的词语,我大约整理一下,两个字的不完全统计就有78项之多,诸如:
阴险、狡诈、无耻、奸诈、卑鄙、徇私、贪婪、冷酷、毒辣、冒险、卑劣、无耻、淫荡、造事、下流、勾结、敲诈、忘义、帮凶、钻营、陷害、堕落、抢劫、庸碌、庸俗、奸滑、依附、圆滑、诡计、营私、害人、凶残、凶恶、罪恶、叛逆、阴险、虚伪、隐瞒、失德、冒充、欺骗、傲慢、骄傲、卖弄、蛮横、傲慢、炫耀、自大、自私、放肆、势利、放纵、贪婪、吝啬、受贿、豪夺、懒惰、懒散、无恒、怯弱、屈服、逃跑、偏狭、偏心、心窄、刻薄、奢侈、浪费、勾结、分裂、愚蠢、糊涂、鲁莽、幼稚、无能、浅见、浅学、清高、

关于描写人类品质的成语、格言、名言、警句就更多得不得了,再包括为人处事的细节道理,简直是数不胜数。这些内容中,每一项又都能详解和举例扩充更多方面的内容,可以写成许多本书籍。
人的品质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即是品行。二是质,即是素质。品和质没有原则之分,外表形象和内心修养合并起来就是品质。如果,一个人能在有生之年,学会、掌握、熟记、运用,这么许多做人的道理和修养,心得和体会,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以及为人处事中用得恰到好处,是非常困难的事,可以说,那将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一个人完全具有了上述各项优良品质,他就不能称其是“人”了,而应该称作“神”了,或是“圣”了,优良品质“神”或“圣”也不会全部拥有的。那么,这就使我们糊涂了,作为一个人,生活在自然界的及人类社会的活生生的人来说,一生中什么都不用干,天天学习和修炼人类的各项优良品质,从早学习到晚,整天忙碌,从生到死也不会学完,不会学会,更不要说掌握和应用了。那么,我们不就成为被优良品质所束缚的“精神”奴隶了吗?
因此,我认为,以上所说的优良品质及修养,只是文人墨客们根据人类生活和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经验,写成文字留给后人去学习和鉴赏的。那些都是书本上的东西,离我们实际生活相距很远。有一句古语说得好:“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如果把那么多的优良品质容集于一身,那将是世界上最完美的人了,这种神仙一般的完美的人不可能出现的。然而,一个人应该做的是:一生追求更优良品质和修养,力争做一个比较完美的人。
一个人的品质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哪?一个人的品质大多是来自于父辈,也就是这个人得到的父辈的影响和教育。在孩子的品质形成过程中,最主要的是父母、亲友、老师、师傅的影响力,其次,就是孩子得到的教育。在孩子培养中,我认为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个性和智慧。孩子从生下来起,就开始受环境和周围人的影响。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触优秀品质的人多就会变得优秀,接触坏品质人多就会变得卑劣。好孩子是影响出来的,是父母、老师、亲朋好友影响出来的。每一个孩子在渐渐长大的过程中,都会出现或多或少的问题,他们不仅是在身体方面慢慢长大,心理上也在一天天地变化。父母们不能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孩子的身体成长上,而更应重视孩子心理的成长。教育孩子的目的不仅是开发他们的智力,同时还要培养他们的高贵品质。我们应该明白,父母、老师对孩子的影响力远远大于对孩子的说教式的教育。现在社会上不存在专门培养孩子品德的机构,这个任务就要父母来完成。孩子总是像影子一样跟随着父母,处处受到父母的影响。因此,父母亲应该作孩子的表率,处处留心自己的行为,因为孩子行为的好坏完全是父母影响的结果。孩子们都是父母的翻版。
一个人的品质还有一部分是来自自身的修养。“修养”一词原意包括修身养性、反省自新、陶冶品行和涵养道德。“修养”在社会教育阶段还有新的含义,就是要进行自我教育、自我改造。这种教育和改造离不开群众的社会实践,离不开在实践中个人的主观努力。“修养”这个词,从广义看是指人们政治、道德、学术以至技艺等方面进行的勤奋学习和涵养锻炼的功夫,以及经过长期努力达到的一种能力或思想品质;从狭义看,“修养”通常是指思想品德修养。思想品德修养是以人的政治态度、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为基本内容的。修养的本质如同人的性格,最终还是归结到道德情操这个问题上。
人,不同于其它动物,不仅有物质的东西——躯体,更有精神的东西——思想、情感、品格等等。后者是更为重要的东西,决定着一个人存在于世上的价值。因此,衡量一个人的品质,不仅仅要看他的身体品质,更要看他的思想品质、心理品质、文化品质、道德品质、文明品质等等。人的修养大体上有:一是文化修养。二是思维修养。三是心理修养。修养指的是一个人理论,知识、艺术、思想等方面的一定水平,通常也是一个人综合能力与素质的体现.。良好的修养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品位与价值,一个有很高个人修养的人,才最具有个性和人格魅力。一个人面对挫折的乐观程度,情绪控制能力,认识他人情感能力以及交往能力等,都是自身修养的重要内容。它对加深沟通交流,提高人格魅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修养是文化,智慧,善良和知识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德,是一个人品质的体现,也是崇高人生的一种内在力量。讲究情操修养,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好传统。我国古代就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
一个人的品质和魅力体现在修养上,而修养通常来自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魅力。从身边的事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学会从自己的一言一行开始,努力提高个人综合素质,以营造和谐环境,从而成就自己的优良品质和魅力人生。
作为一个人,一个生活在社会上的人,最起码应该具有的品质和修养是什么?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因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不同的习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家庭影响,不同的教育,不同的社会实践,不同的职业,对于人的品质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但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品质的最低标准是有的。我经过研究认为,就一般人来讲,有以下十二种品质和修养是绝对不能少的。

第一条是:人不能没有勤奋。
勤奋就是坚持不懈、积极、努力地工作或学习。勤奋是一个人必须培养的品质,是人类最关键的最主要的品质之一,是幸福生活的源泉。所以我把它放在第一的位置。勤奋是成功的基础之一,是中华民族传统的美德。万事勤为本,没有勤奋就不会有成功,没有勤奋就不会繁荣,没有勤奋就不会有幸福。勤奋是打开幸福大门的一把钥匙,勤奋能使人聪明,勤奋是实现理想的基石。高尔基说:“天才出于勤奋。”韩愈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随。”华罗庚说:“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都充分说明勤奋的重要性。勤和懒是区分一个人的前途、命运、成就、幸福的分水岭。世界上最宝贵的除了良好的心理素质,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勤奋。最宝贵的勤奋,不光是身体上的勤奋,而还有精神上的勤奋,要善于开动脑筋,要善于思考。勤奋靠的是毅力,是永恒。学业的精深造诣来源于勤奋。勤,就是要珍惜时间,勤学习,勤思考,勤探究,勤实践。没有勤奋,天才也会变成呆子。对于勤奋的人,人们会给他很高的荣誉和奖赏,让他得到成功,得到幸福。
而懒惰则是万恶的根源。一个人的精力如果不能够使用在有益的方面,就会成为一种破坏力量,这是很不幸的。谚语说得好:“恶魔要借助懒汉的手。”对孩子而言也是一样。有的人之所以变坏,多半是教育不良的结果,其中主要是父母的影响。所以,作为孩子的父母,从小就应该使孩子养成勤于劳动的习惯,这样恶魔就无机可乘了。那些从小爱劳动、好学习、关心他人的孩子,长大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作为和幸福的人。对于那些懒惰的人,会得到人们痛斥和白眼。懒惰的人一生无所事事,他们的一生也必将一无所获。

第二条是:人不能没有上进心。
上进心,即奋发向上、积极进取之心。也称“进取心”。它是指,人所具有的一种进取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不断要求上进、立志有所作为。它是形成健全人格的重要心理品质,也是成功者必备的心理素质,古今中外的成功者都有强烈的上进心。上进心是人生道路上的灯塔和航标,有了它,人生就有了方向和目标;上进心是人生的动力,有了它,人才能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正如高尔基所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力就发展得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我确信这是一个真理。”人要不断往上攀登,往上追求,要有一颗往上追求的心,这就是上进心。
上进心是人们要求进步、不甘落后的心里意愿,是人们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坚持理想、追求作为的思想信念,是引领人们不断谋求发展的精神导向与动力源泉。树立一个目标,勇于向前!上进心是让人民知道,我们要不断的表现自己,挑战自己,获得自我存在的价值,要不断的努力向上。一个人如果没有了上进心,也就是自甘堕落,放弃人生的努力,自动滑落到深渊,不可救要。生活的征程就象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人们必须永远保持一颗上进之心,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不被生活所淘汰。
上进心就是主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情。有上进心的人,往往有理想、有志气,积极肯干,不怕困难。其实是对人的发展需求,只要始终保持一种发展的意愿和努力,就是有上进心。上进心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品质。上进心是人们要求进步、不甘落后的心里意愿,是人们勇于开拓、不断前进的内在动力,是人们坚持理想、追求作为的思想信念,是引领人们不断谋求发展的精神导向与动力源泉。该如何去引领自己的上进心呢?树立一个目标,勇于向前。有上进心的人总是对未来充满希望,法国作家莫泊桑有一句名言,人是生活在希望中的,人生充满希望,你才觉得有奋斗的动力,有希望的生活需要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做梦,去寻梦,去实现梦想,我们编织了一个美梦,去努力,去圆梦,去寻梦,去争取,梦破灭了再编一个梦去圆梦,实现了又要继续编梦,编梦,破灭,编梦实现人生,就是如此循环,充满希望。
上进心包括下面两种内容:一是努力提高工作质量(包括缩小工作偏差,更加注重时效)使自己在本岗位上完成具有挑战性的工作目标(包括自己设定高于公司下达的目标,或公司下达的挑战性目标能够顺利完成);二是能够设定职业规划,能够明确的认知不同岗位的职责或能力要求,并积极努力提高自己。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具备上进心的人,你必须克服拖延的习惯,把它从你的个性中除掉。这种把你应该在上星期、去年或甚至于十几年前就要做的事情拖到明天去做的习惯,正在啃噬你意志中的重要部分,除非你革除了这个坏习惯,否则你将难经取得任何成就。如果一个人他丧失了上进心,没有了进取愿望,就没有了希望,没有了前途,没有了动力,没有了光明,在他的前面是一片黑暗,弄不好就要掉入深渊。

第三条是:人不能没有理想。
理想是什么?是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或希望。理想是对未来事物的美好合理想象和希望,理想也比喻对某事物臻于最完善境界的观念。它是符合道理的,跟空想、幻想是不同的。理想就是一个人内心的希望,也就是人的所说的“梦”。现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梦”的说法,就体现了要圆伟大的中国崛起之梦的宏伟思想,也是中国人民发自心底的“理想”。这个“中国梦”,鼓舞全中国人民共同努力,实现社会主义的小康,振兴中华,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自立于世界民族之巅。这个“中国梦”,就是全中国人民的为之奋斗的理想。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梦”,生活就会失去方向,就会失去追求的目标,就会失去前进的意志。因此,理想是人生最有价值,最富于吸引力的东西,理想是我们生活的原动力。高尚的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有了它,生活就有了方向;有了它,内心就感到充实。
我们心里总要是有一个“梦”,为实现这个“梦”去拼搏努力,才能使生活充满劲头,才能克服任何前进的阻力。电影演员王宝强就是心中有一个“想当演员的梦”,他的成功正是由于他心中的“梦”的支撑。他是河北省邢台市南和县大会塔村人,是地地道道从“草根”出身当上知名演员代表人物。他6岁时开始练习武术,一心就想长大当一名电影演员,当时他从电影“少林寺”中得知,河南嵩山少林寺经常有拍电影的情况,可以当上演员,于是他8岁时就离家出走,一个人跑到河南嵩山少林寺做了俗家弟子。在少林寺一边学习一边练武,双眼望穿盼望有到少林寺来拍电影的。直到14岁,他发现,少林寺不能实现拍电影的“梦”时,离开了少林寺,回到河北邢台老家。在家呆了一段时间后,听说要想演电影,就要到北京去,到北京电影制片厂或“八一”电影制片厂大门口去,每天等待导演出来挑选群众演员,才能实现拍电影“梦”。王宝强又只身来到北京,在京城闯天下,参加了“北漂”一族的行列。他每天到北京电影制片厂门口等候,如果有剧组出来挑群众演员时,就赶紧围拢上去,争取当上个武行的群众演员。有时,王宝强还能当上群众演员,有时就没有机会,当不上群众演员,吃饭没有钱怎么办?就只好饿肚子。有时,一天只能吃一个馒头,没办法就去给建筑工地打工,边打工边当群众演员,一天混一天地维持着。到16岁时,一次偶然的机会,王宝强终于开始走运了,他被导演李扬挑中,主演独立电影《盲井》,就是这部电影让他一夜之间从武行群众演员一变成为金马奖最佳新人,王宝强凭《盲井》获得了法国第五届杜威尔电影节“最佳男主演奖”、第四十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人奖”以及第二届曼谷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之后,王宝强又参演多部影视剧,以其草根形象深受观众喜爱。先后出演了《天下无贼》、《暗算》、《我的兄弟叫顺溜》、《士兵突击》、《为了新中国前进》、《人在囧途》、《蔡李佛拳》、《hello!树先生》、《追凶》、《泰囧》等等。终于圆了王宝强当演员的“梦”,成为一名人民喜爱的影视演员。王宝强的成功全在于他的当演员的“梦”,是“理想”一直在支撑着他前进。
理想作为一种精神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既追求眼前的生产生活目标,渴望满足眼前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又憧憬未来的生产生活目标,期盼满足未来的物质和精神需求。对现状永不满足、对未来不懈追求,是理想行程的动力源泉。在一定的意义上讲,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与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没有生活。”列宁说过:“人需要理想,但是需要人的符合自然的理想,而不是超自然的理想。”
苏格拉底也说过:“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
理想一旦形成,就成为行为的内部推动力,它激励着人朝一定方向前进,去从事各种有关的实践活动。理想体现一个人的意图、愿望和志向,并且决定着一个人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理想影响着个性发展的趋向。理想与人的信念和世界观有密切关系。坚信某种人生品德或某种社会制度是美好的、完善的,并且是一定能够实现的,就会形成以这样的人生品德或社会制度为内容的理想。信念越坚定,世界观越稳定,则理想的形成越迅速;理想的追求越坚决,理想的实现的可能性也越大。人的信念和世界观决定于社会历史条件,因此,理想是受人所生活的历史时代、社会条件和阶级地位的制约。
理想从其形成过程来说,属于想象。但它与一般想象不同,理想的形象是一个人自己所向往的,作为努力奋斗目标的形象。它与一般的幻想不同,理想的形象是以客观现实为依据、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因此是可以实现的。影响理想形成过程的因素有很多,我总结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点:一是父母、老师的言传身教。二是科学知识的启发、指引。三是文学作品、电影以及其他媒体的宣传诱导。四是革命英雄、杰出的科学家、劳动模范等的榜样示范。五是社会环境对个人的影响。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具体的英雄人物、家长、教师的影响逐渐由大变小,而社会影响,特别是社会风气、思潮的影响,同伴、学友、哥们的影响逐渐由小变大。家庭和学校教育只是适应青少年,遵循其发展规律,引导其减少社会不良影响,才能使理想教育收到较好的效果。

第四条是:人不能没有自信。
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大多数人都把自信解释为:自信是一个人相信自己能力并充满积极主动意愿的心理状态,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实现既定目标的心理倾向。但事实上,自信不仅仅是一种觉得自己能行的心理状态,它建立的基础不是感性的主观自我肯定,而是客观存在的真实自我。因此,自信强调的是建立在自身实力基础之上,在进行准确自我评估、恰当定位之后的理性心理状态。一个人要在世界上做出点成绩,没有自信是不成的,特别是在遇到困难、阻力、挫折、失败时,自信就更显重要。没有自信,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勇气,没有自信就不可能取得成功。自信就是自己相信:“我相信我能行,我就行”;“天生我才必有用”;“我是天下独一无二的”;“我就是一匹千里马”;“每天告诉自己,我最棒!我一定能成功!” “这件事我一定能办成”。“我能解决问题,只要我有信心就能解决”、“我觉得自己能行,我就一定能行”、“永远相信你是最好的”、“相信你能成功,你就会成功”……。 这些话很有煽动力。在特定的情况下,它们确实可以鼓动起我们的信心。只有牢固建立起自信的性格,自我激励,才能完成各项理想和工作。
自我是基础,如果一个人对自己都没有准确认识,很自然,这样的信心只是种脆弱、盲目的感觉,瞬间可能膨胀成气球,瞬间也可能因为针扎而泄气,甚至有走向心理疾病的倾向,把人带入"自大"、"自狂"、"自恋"、"自闭"的境地,到了悬崖前还要充满"信心"地向前走,直到走下山间为止。
  一个缺乏自信的人处处要和别人比较,但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这是因为他们时时把焦点聚在自己的缺陷上,对自己进行太多的否定和责备。而一个自信的人,却总是把眼光放在自己已有的进步上,无论做什么总是充满期待和希望,在向目标迈进的过程中他们总是不断鼓励自己,接纳自己,最后做成了在别人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格雷就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自信心是一个人最为宝贵的品质之一,从本质上讲,自信是一种最大的勇气。”
在人生的道路上,自信是加速器,在你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可以引领你更快地实现自己的梦想,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成就。美国思想家爱默生说:"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自信是煤,成功就是熊熊燃烧的烈火。" 美国著名成功学大师罗杰·马尔腾则说:"你成就的大小,往往不会超出你信心的大小。不热烈地坚强地希求成功、期待成功,却反而能取得成功,天下绝无此理。成功的先决条件就是自信。" 这些大师们所说的话,都说明了自信的重要。
自信还需要周边环境和自己同志的支持。恶劣的周边环境,又有一群不支援你工作方针的人,不但会增加工作的难度,还将大大抵消个人的潜能,从而削弱自信,导致工作的失败。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又和性格有关。自信不是天生的。自信的基础是知识,知识通过实践可以转化为经验,经验才是才能的第一要素。所以有知识而不懂得去实践的人,就像良种不播进土壤,但是缺乏知识则更加可悲,虽有沃土也只能长出莠草。因此,知识可以扩大自信的范围,而实践才能使自信取得成功。
时空无穷,而人生苦短。自信必定要有一定的限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人与人之间能力上的差异,“别人能做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如果按这种想法去制定目标,既不符合实际,也违背了自信的本质。另一方面,人类创造力是无限的,但还远远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不能脱离历史阶段而不切实际地追求现时尚无法达到的目标。否则,自信必将陷入盲目。空想绝不是自信。过去在大跃进时期,有人就提出所谓的“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就是这种盲目自信的苦果。因此,只有相对的自信,而无绝对的自信。
在人的一生中,自信是最不可确少的品质之一。自信就是摆脱束缚。自信是一种感觉。一个人的成长,然后成功,往往靠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引导了你的判断。本质的问题还是自我认识,自己是怎么样的人?自己内在的标准是什么?世界上没有人比你自己更清楚你自己的,你用不着通过考试来证明自己的学习好不好,也不要在乎别人怎么评价你。你只有“相信自己”。自信又是战胜恐惧的渴望。自信就是我们对自己的成长能力抱有信心。我们应当像自己期望的那样成长起来,但是我们又总是怕这怕那。其实最恐惧的事情不是别的,而是恐惧本身,所以自信是在战胜恐惧中获得的。你只要留意一下,就会发现自信不是与生俱来的,自信需要培养。可是,人们总是梦想不付出代价就获得自信,就如同他们总是梦想不用劳动就获得财富一样。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战胜对手,赢得胜利。自卑的人则凭借侥幸心理,总想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实则往往正是相反。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话很对。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

第五条是:人不能没有责任。
责任,从字面上理解,有两层意思:一是应尽的义务,分内应做的事。二是应承担的过失。责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包含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责任意识,是“想干事”;责任能力,“能干事”;责任行为,是“真干事”;责任制度,是“可干事”;责任成果,是“干成事”。
人在出生以后,就有了责任。成人之前,主要是接受教育的责任。在青少年时期没有完成好接受教育的责任,将影响你一生应该负起的责任。人到成年以后,主要有四大责任:
第一,对国家要负起保卫和贡献的责任;一个人最大的责任就是对自己的祖国负责。要对生我养我的祖国大地山河充满爱,到哪里都要为“我是一个中国人”而自豪。光对祖国热爱是不够的,我们要为祖国负起责任。首先,就要为祖国服务,为祖国多出力出大力的工作,为祖国的崛起振兴和强大作出一个中国人应有的贡献。其次,要随时准备为祖国和人民做出牺牲,牺牲青春,牺牲健康,牺牲精力,牺牲金钱,在祖国需要的时候毅然决然地牺牲自己的生命。我把这些当做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就是说,是每个中国人都应该做到的。我很赞美中国古代的民族英雄,如:岳飞,杨家将,郑成功,文天祥这样的民族英雄,他们在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中,不屈不饶勇于献身,最终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我也非常痛恨那些出卖祖国,出卖人民的民族败类,如:秦桧,汪精卫之流,他们是历史的罪人,中国的罪人,人民的罪人。我很欣赏像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等老一代科学家,他们在国外学成之后,几经磨难,冲破重重阻力,毅然回到祖国,报效中华的博大精神。因为有了他们,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科学技术才有今天的辉煌,中国才有了“两弹一星”,中华民族才能如此在世界上“扬眉吐气”。这些老一代的科学家都是祖国的优秀子孙,人民的好儿女,为国家负责的英雄,他们所做出的不朽功勋将永载史册。
现在,一些有钱人,从国家和人民手中赚(骗)到了钱,总想向国外跑,先在国外设立个人账户,把骗到的钱鼓捣出去,然后,就是把老婆孩子鼓捣出去,再后,就把父母和亲友鼓捣出去。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逃避将来有一天会对他们钱财来路的追究。我认为,这些人和卖国贼没什么两样,都是叛逃祖国的罪臣。还有一些贪官污吏,贪污之后,千方百计地把赃款和家人转移到国外,逃避人民的审判。他们是民族的罪人,中华民族的叛徒,必将得到历史的惩罚。
我们有些人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国外去读书,去学习外国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这是中国走向世界的捷径,我举双手赞成。我应该向这些家长致敬,是他们出钱出力为国家送去中华精英,在国外得到培育和深造。然而,他们“功成名就”之后,一定不要忘记自己对祖国的责任,回来为振兴中华效力。有一句俗语说的好:“人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虽然,我们国家现在还不怎么先进,还不怎么富足,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不太高,但她必定是生我养我的祖国,我们要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她,为国家负起应该负起的责任。
第二,对父母要负起孝顺和养老的责任;作为一个人来说,孝敬父母是义不容辞的事。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老人,对他们担负起赡养的责任。不但要让老人们晚年生活过得好,还要他们感到过得幸福快乐。我认为,这是每个人的应有的责任,也是一个人应该具有的“感恩”之心。
第三,对家庭要负起供给和养家糊口的责任;一个人一生中最主要的责任就是“养家糊口”。我们为之艰苦奋斗和拼搏工作,也就是为家庭负起责任。过去,是夫妻两人,男主外女主内。丈夫一个人出去赚钱养家,女人在家操持家务。现在,是夫妇两人都外出赚钱,为家庭的幸福共同出力,共同负责。我们努力为家庭多赚些钱财,让生活过得更幸福一些,让家庭更美满。
第四,对子女要负起教育的责任;我们还有一个重要责任就是教育好子女。现在不像以前,对于子女的教育不怎么费力,一切都交给了学校。现实是子女教育是一个费时、费力、费脑又费钱的事。但是,作为父辈,就要努力负起责任来。每个家庭都要不惜一切代价,把子女培养成人,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
一个人的一辈子,就是这些责任沉重地压在每人肩上,让大家都感到喘不过气来。我们为之奋斗的一生,也就是为实现这些责任和义务,这也是每个人生活的意义所在。现在,有些年轻人,社会上给他们起了个名字叫“啃老族”,这帮人心中丝毫没有责任感,对父母长辈不负责任,对家庭也不负责任,对子女就更不负责任,甚至,对自己都不负责任。这些人不思工作,整日游荡混日,什么事情都不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做,什么事都不想做。一心在家里吃老啃老,这样的人就是社会上的废人,人类的渣子。

第六条是:人不能没有本领。
本领是什么?即是能力,就是顺利完成某一活动所必需的主观条件。“本领”就是本事、才力、才干、才能。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并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总是和人完成一定的活动相联系在一起的。离开了具体活动既不能表现人的能力,也不能发展人的能力。
本领是谋求人类生存的必要手段,人要在社会生活中工作和赚钱,没有本领是不成的。一个人如果什么本领也没有,什么也不会干,什么工作也承担不了,岂不是废物一个,拿什么去工作哪?拿什么赚钱哪?所以,在学习和工作中,一个人必须学会一件、二件用以赚钱、养家糊口的本领或技能,否则,你拿什么本事去干活,你靠什么吃饭?所以,人没有本事是行不通的。没有本事将一辈子受苦受罪,一生一世没有出息之日。当然,本领学得越多越好,掌握得越牢靠越好,工作就越好找,需要你的工作机会就多。“艺多不压身”吗。世界上只有“混混”没有什么本领,不学无术,只在社会上胡混,遭到大家的嫌弃。
本领从哪里来?本领不是人生下来就具有的,人从母亲的怀中生下来的时候,只有吃、喝、拉、撒、睡、哭是天生的,其他的本领全是学习来的。天上只能掉下个“林妹妹”,人类决没有不学就会拥有的本领,本领是人生成长过程中,一点一滴地学习积累来的,是靠人后天痛苦地磨练出来的。所以,人要在世界上生存、生活和发展,就不能不学会过硬的本领。过去,有一种说法:“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说,人掌握了数理化的技能,到哪里都会吃得开。一个人要在社会上生活,一定要学好一、两项本事不可,而且,你的本事一定要是独一无二的,要熟练掌握的,要走到哪里都能发挥效能的。这就是你谋生的真本事。

第七条是:人不能没有自律。
什么是自律?自律就是自我制约能力,就是遵循法纪,自我约束。自律是一个人可以克制自己的情绪而让自己行动的能力。自律的最高境界便是,当你做出了一个决定时,你就一定朝着目标前进。
自律有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是人应该有自我控制力,自我约束,不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要在做事之前认真思考一下,这事有利与否,能做不能做,做到什么程度。这样,才不容易出错,才能做好每件事情。一个人在有生之年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要看他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能力。第二是人要有法律观念,遵循法纪。法律是约束每个人的规矩,我们每个行动,都要遵纪守法,要学法,懂法,用法律的武器武装自己,使自己不犯法律的错误。
自律有五个特性:一是有自知之明。自律意味着,行为取决于最好的决定,并非取决于当时的情感。因此,自律的第一个特性就是自知之明。二是有清醒的认识。自律依赖于对正在做的和还没有做的事情的清醒的认识。三是有承诺的自律。只是写出目标和价值是不够的,必须对它们做出一个内心的承诺。这个承诺就是“一定要如何……怎么……”,然后才会有遵循“承诺”的自律。四是有勇气。不犯错的自律经常是极端困难的。情绪、欲望和感情会强有力地将阻止人前进。因此,自律是很需要勇气的。五是有内心的训练。自己和自己内心说话的练习是双刃剑,但是如果你控制得好,它也可以变得极为有用。
“自律的代价总是要比后悔的代价低的”。要把这句话铭刻在自己的心里,每当不想自律的时候提醒自己。这将改变你的生活。

第八条是:人不能没有道德。
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是人们在实际生活中,根据需求而逐步形成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它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到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形成共识。不同的对错标准,是在特定生产能力、生产关系和生活形态下自然形成的,一个社会一般有社会公认的道德规范。只涉及个人、个人之间、家庭等的私人关系的道德,称私德;涉及社会公共部分的道德,称为社会公德。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
道德与法律是有分别的,两者都是行为规范,但是法律是具有国家强制力保障的,而道德是一种心灵的契约,只能靠人们自觉遵守。所以约束力比法律弱很多,靠舆论来实现道德的力量。道德是在生活中逐步确立的风俗规则,代表的利益是人民大众,是群众在生活中的利益体现。法律则是国家制定的,一般是当权者管理的有力工具,法律是要强制执行的。
什么叫道德,“道”是上苍的意识、上苍的灵、是宇宙的血液、是生命的源泉、是维护宇宙有序运行的法力、是真理。“德”是建立在对道认识基础之上的人类社会中圣人和贤哲具备的内在品质,是维护人类社会沿着理性、祥和、健康、快乐道路前进的动力。道和德的结合,就是道德。道德就是维护宇宙自然和人类社会有序运行、健康发展的法力和动力。
既然,道德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我们就要遵循道德的规范,做一个有道德之人,做有道德的模范。一个人没有了道德,他会遭到社会的唾骂,人们的抛弃,大家的指责,上天的惩罚。我们要重视道德的修养。古今中外的伦理家都十分强调道德修养。中国共产党人历来提倡道德修养,并始终身体力行。

道德修养的主要环节,可以概括为“知”、“情”、“意”、“信”、“行”五个方面:

1、“知”,即是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客观存在的道德关系,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道德原则规范的认识,包括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判断力的提高。确立正确的道德认识,是加强道德修养的前提。

2、“情”,即是道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现实生活中的道德关系和行为所产生的情绪反应,是在“知”的基础上产生,并往往会直接影响人们的行为取向。

3、“意”,即是道德意志,是指人们在履行道德义务中,自学克服一切困难和障碍而作出行为抉择的努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4、“信”,即是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某一道德的深刻而有根据的真诚信服及由此产生的对该道德义务的强烈的责任感。确立这个“信”,是道德修养的核心。

5、“行”,即是习惯化了的道德行为,是指人们由于自身的道德修养,使其自学遵守道德原则和规范并武库一种日常的行为习惯。可见这个“行”,是道德修养的归宿。人类社会是一个广阔的道德实践场所,个人的人生信念、理想志趣、道德追求,都是某种对社会的态度,都只能通过个人对社会关系的处理得以展现。
总之,自古至今,人们把有益于社会视为道德完人的必备条件,凡属把社会利益、人民利益放到比个人利益更重要的位置上的人,都受到人们的称赞。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既有崇高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科学知识,又大公无私地为社会奉献、为人民奉献——乃至献出生命,应成为一代新人的人格理想。

第九条是:人不能没有爱心。
所谓爱心,是指同情怜悯之心态,有时还包括相应的一定爱的行动。人类对人类的同情怜悯,往往与“阶级友爱”或“同胞情”、“同学情”、“战友情”相对应,它是基于彼此相怜的超级的爱。比如:当我们走在马路上,突然发现有一个老人被车撞了,躺在路上不能动弹,撞人的车辆又逃逸了。我们会马上走上前去,伸出援助之手,不会顾及被诬陷的危险,这就是爱心。对于动物或其他生命,则往往基于珍惜生命的认识进行同情怜悯。爱心,与生命相生相伴。爱心,与生活息息相关。有人说,爱心如阳光似春风。有人说,爱心是压力是动力。有人说,爱心是负担是无奈。爱心是我们每个人都应具有的优良品质。《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人”这个高级动物,从来就是一个有爱心的动物,如果,失去了爱心,我们就不能称其为“人”。我们生活在这花花世界里,多一点爱心,少一点冷漠,多一点热忱,少一点冰冷,多一点温暖的热心,少一点冷酷的寒心,让我们世界充满爱,这也是每个人所必须追求和必须拥有的品质。作为一个生活在世界中的人,就应该有爱心,要对世界充满爱、对人类充满爱、对宇宙充满爱、对地球充满爱、对祖国充满爱、对人民充满爱、对大好山河充满爱、对每个生命充满爱、对他人充满爱、对自己充满爱、对家庭充满爱、对父母和子女充满爱、对亲朋好友充满爱、对动植物充满爱、对生活充满爱,我们自己需要有爱心,世界也需要有爱心。有一首歌唱得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第十条是:人不能没有思维。
思维是人类独有的,它区分于任何动物。一个人没有思想,不会思考,不会思维,就等于没有脑子,没有主意,没有心机,没有灵魂。不会发现问题,不懂思考问题,不愿思考问题,不去思维问题,那么,人和动物有什么区别?人就跟傻子和白痴一样。所以,人必须学会思维,运用思维,在实践生活中善于思考,解决问题,才能使人在复杂的人类社会中立足。
毛泽东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一文中说:“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
思维是什么?简单地说,思维是一个大脑思考活动的全过程。其过程就是:接收,即从接收的信号中读取信息内容;加工,进行感觉格式化的过程;储备,储存情感信息资料,以作备用;传递,使用信息内容的过程。一系列的信息,输入人的大脑后,经历一个包括采集、整理、汇总、分析、判断等细节得出一个成型结论的复杂过程,通过感觉得来而储存在大脑的东西称为“记块”,记块被提取并暂时存在思维中枢的结果叫“忆块”,忆块被定向组合得来的东西叫“思块”,思块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思维”或“思想”或“思考”。在大脑里进行而没有表达出来的思块叫“脑语”(又叫“思想”等),通过语言和行为等方式将自己的思块表达出来分别叫“嘴语”(又叫“口语”)和“行为”(或叫行动),嘴语和行为合称为“能块”,能块就是一个人能力的表达。思块没有社会价值,但是它决定了你的大脑内的知识储存的状况,所以它同时决定了你的能块的发挥,一个人聪明与否,就是由能块决定的。思维过程就是这样,人们在头脑中运用存储在长时记忆中的知识、经验,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和概括的过程。
思维分广义的和狭义的,广义的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规律性的联系,包括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而狭义的通常的心理学意义上的思维专指逻辑思维。思维过程还可以用阶段来划分:一个是初级阶段:普通逻辑思维阶段,遵循同义律、排中律和矛盾律三个法则;另一个是高级阶段:辩证逻辑思维阶段,遵循对立统一、量变质变、否定之否定的思维规律。
思维方式有很多种,诸如:形象思维、归纳思维、逆向思维、创新思维、发散思维等等,现实最提倡的是创新思维。

第十一条是:人不能没有朋友。
朋友是社会生活必不可少的,在竞争的经济社会中,朋友就更加重要。当人遇到问题时,没有朋友的一同商量,没有朋友的帮忙,是多么孤单和无助。多一个朋友多条路,多一个敌人多堵墙。
一个人要想成其大事,必须要有一个好的团队,必须结识一群朋友,必须结成“死党”,共同为一个目标而努力奋斗,朋友结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你事业成败的关键所在。
结交朋友要当心,好的知己朋友,能帮你上进,帮你事业发展,帮你解除烦恼,帮你度过难关。不好的朋友,会给你坏事,会出卖你给敌人,会落井下石,会给你带来无限的痛苦和烦恼。我认为,世界上只有三种人不能交往:第一,不孝顺父母的人不能交。你想,他连最疼爱他的父母都不孝顺,对双亲都不好,他还能对谁好,对谁是真心实意的呢。世界上就没有对父母不好只对朋友好的人。第二,小人不能交。小人欲其利。为了一点私利,他可以出卖灵魂,出卖朋友,出卖一切。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人前是人,背后是鬼。这样的人是绝对不能交朋友的。第三,酒肉朋友不可交。平时,在一起吃吃喝喝,花天酒地,朋友兄弟的称呼着,好象很是亲近,但是,一有事情就不知躲到什么地方去了。甚至,幸灾乐祸,吃黑钱。以上三种人是绝对不能交朋友的,其他的人都可以交朋友,甚至,过去是自己的敌人也可以成为朋友。

第十二条是:人不能没有爱好。
说起爱好,有的人会说,爱好对于一个人来说是无所谓的,有爱好也生活吃饭,无爱好也生活吃饭。我却不这样认为。人生在世是一定要有追求的,首先是追求名誉地位、功名利禄之类的东西,当人们看破红尘之后,就感到那些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们认识到,人最终要追求的是幸福快乐。幸福快乐哪里来?一是事业有成感到快乐之外,唯一的快乐就来自爱好。爱好是一个人对快乐的追求。爱好可以产生乐趣,爱好可以与事业结合起来,爱好可以使一个人精神充实,对生活充满热情和欲望。如果,一个人没有任何爱好,那么,你的生活是多么乏味,无趣和颓废。所以说,爱好对于每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十二项品质和修养,是作为一个人最起码的要求,对于一般人来讲,只要具备了这些优良品质和修养,就完全足够了。如果,做到了这些品质,就完全可以算作一个“顶天立地”的“人”了。人不能被那些五花八门的品质和修养所束缚,弄得一个人一生都无所事事,不知学什么品质好,不知修炼什么修养得力。使我们变成品质修养的“奴隶”。
至于其他的品质和修养,是不是就不重要了哪?是不是就可以不学了哪?我的回答是:“否”。所有优良品质都是我们学习的内容,我这里只是提出人的最低品质标准,一个人如果具备了上述这些品质也就够了,其他品质是我们提高修养的内容。再有,就是一些优良品质,是要分对象的,如:诚信,是人的优良品质,但是要分人来对待。对亲朋好友要讲诚信,对商业伙伴要讲诚信;对待敌人,对待商业竞争对手就不能讲诚信,要学会欺骗和隐瞒。又如:善良,这也是人类优良品质,但是它也要有针对性。常言说得好:“马善被人骑,人善被人欺。”对朋友要善,对坏人就不能善,而是要狠,要不留情面。又如:糊涂,也是为人处世的好品质。清代郑板桥用一生的经历,总结出来“难得糊涂”四个大字,成为人们为人处世的座右铭。但是,糊涂也要拿捏的有分寸,对亲友要糊涂,对小人就要清楚。对小事要糊涂,对大事要清楚。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
总之,除了上述十二项品质之外,其它品质和修养是可学可不学的,学了自己的修养有了进一步提高,不学,或学得不好也没有太大的关系,只要掌握好上述十二项品质,也就说是很不错了。

作者 2014年元月于北京通州武夷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