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联大(清华·北大)0646 部队学生连
重回西湖
文纪可 2009-10
株洲新闻网博客:钝剑
http://blog.zznews.gov.cn/?4121
网页编辑插图:谢淡灵
湖南·汉寿·西湖镇
重回西湖(一)夕阳好,伴君行。
2009-10-22
筹划近一年的“风雨四十年西湖行”终于成行了。10月18日上午,冒着濛濛细雨,从全国各地汇聚一起的四十多位难兄难弟,由常德出发,经汉寿县城、蒿子港,一路全是高速或宽窄不一的水泥路,10点多就到达了目的地。西湖区负责人盛情接待了我们这批老湖民。
西湖农场距常德市65公里,总面积71平方公里,耕地5、4万亩。1954年4月至1969年3月为省公安厅管辖的劳改农场,1969年4月至1972年9月改为广州0646部队军垦农场,1972年10月至1999年7月为国营移民农场(柘溪水库栘民3万人),1999年8月起改为西湖管理区,建立县一级行政、财政、司法体制,管委会为常德市政府派出机构。
和40年前比,西湖面貌已有了翻天复地变化。原场部已变成拥有2万多人囗的小镇,学校、医院、通信、饭店、娛乐、商店等等,一应俱全。水泥公路四通八达(当年为防劳改犯逃走,进出只有一条砂石小路),草棚住房已不见踪影,记忆中的学生连住房、师部大楼、卫生所等均荡然无存,面目全非。唯一剩下的师招待所,也已外贴瓷片,打扮一新,作为现在的管委会用房。
面对这块40年前流过汗,流过血(蚂蝗咬的),也流过泪的土地,全部年过花甲的难兄难弟们无不感慨万千。在座谈中,同学们或回忆当年兄弟情谊,或痛斥文革浩劫,或笑陈别后经历,仍然有如当年那样慷慨激昂,意气风发。讲到激动处,有的吟诗填词,有的泪花闪闪,喜笑涕零,激情、真情剖露无遗。沒人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真个是:情至深、至真、至久时,老汉也痴狂。
的确,人活到这岁月,活到这时候,痴点又何妨,狂点又何妨?!钝剑顿时心血来潮,也学填小詞《江城子》一首,并表示以末句与难兄难弟们,尤其是夫人共勉。詞如后:
江城子
少小离家闯京城,风潇潇,雨矇矇。 千里跋踄,事事赖友朋。 最是人生紧要处,也火爆,也从容。 晚来心境更平平,近君子,远小人。 禁忌百无,本在性情中。 琴棋书画诗与酒(注),夕阳好,伴君行。 |
注:台湾游乾桂先生曾拟一幅对联,上联是“柴米油盐酱醋茶,不能不要”,下联是“琴棋书画诗酒花,非要不可”,横批“活得像人”。钝已老矣,无力、无心再赏花,故省之。
重回西湖(二)生命倒计时的日子会想什么?
2009-10-29
“风雨四十年西湖行”活动的积极倡导者、组织者之一,余心兄已被癌症折磨了半年多。最近隨着癌细胞的扩散,他只能痛苦地躺在床上,眼睜睜望着去看望他的难兄难弟们,对夫人说:“再难,也要等到16日(难兄弟们在长沙集合的日子)后才走(死)!” 当弟兄们围在他床前时,他却昏迷过去了。醒后,他对夫人说:“我怎么不认得他们了?”夫人一一告知是哪些兄弟来了,他又点出哪些兄弟该来还沒来。向夫人要烟抽,医生立即制止,他大怒、大骂:“即使就死,你们也不能剥夺我的权力与自由呀!”他为嬴得尊严,硬是让保姆为他点燃了一枝烟,问儿子:“再版的书你都给我弟兄们了吗?” 由于病情加重,家人都一直守护在床边,哪有心思、时间去送书。为了安慰他,在旁的弟兄们都说拿到了。他笑了,尽管是艰难的笑。
余心毕业于清华大学自动控制系,学生时代就号称清华园十大笔杆之一,文笔好生犀利了得。文革中,为蒯大富造反派所不容,将他抓起来关到一宿舍五楼房间。他毫不迟疑地从窗囗跳下去,摔断了腰椎骨。70年3月同被放到西湖农场劳动锻炼,72年再分配到湘乡铁合金厂当炼焦工。一晩,与一班年青工人在县剧院看样板戏。年青工人们对女主角的漂亮赞不絕囗,余心也为其靓而不俗怦然心动,张囗就吹:“那是我老婆!”众人皆笑他“ 扯蛋 ”。谁知散场后,余心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束塑料花,竟自跑到后场献给了那位女主角。几个月后宣佈结婚,对象就是女主角。直把那班工人兄弟惊得目瞪囗呆,羨得直流囗水。癌症早期,我们几个难兄弟去看他。他介绍一旁暗自流泪的夫人时,还不忘幽一黙:“我们这些人都无能无用,这位就是我的原配。”
余心自嘲:“此人上过学,做过工,当过兵(未穿军装),最后成了教书匠,在那全民经商的年月,还兼职为単位经商两年,工农兵学商教,六业皆通,可谓色彩绚丽矣。” 晩年开通新浪博客,正如他自己所说:“关注民生,针砭时弊,评点大事小事天下事:纵观社会,剖析热点,笑谈官场商场风月场。”例如,那篇“ 抛开于丹说《论语》”,可说把百家讲坛上的于丹批驳得体无完肤,于丹如果看到该文,真应汗颜。又如,评点天安门城楼上“×××××××万岁”口号是不符合马克思学说的,从理论上讲也无可指责。对民生时弊,炎凉世态,直言不讳,喜笑怒骂皆成文章,难怪经常被网管莫名删除。于是就有了那本 《书生乱弹》(余心的Blog文选,北京图书出版社2008年12月出版)。他把它当成后半辈子的思想结晶,当成自己生命的光辉所在,钝以为是一点不为过的。
医生10月18日说,他的余日已不多,也就个把月吧。在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身心已疲惫至极,他想到的是亲情、友情、同学情,是尊严与自由,是思想的保全保真。不管他还能活在这个世界多久,他的音容笑貌,他的精气神,都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柷福你,我的难兄!
重回西湖(三)养老产业,万亿钱财待君拿!
2009-11-02
四十多位难兄难弟,来自北京、上海、香港、广州、深圳、武汉、福州、湖南等不同地区,过往的风雨经历,当下的境况,也不尽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点:年过花甲奔古稀,多少不一,温饱之余尙有点余钱剩米。摄像机、数码相机几乎人手一部,西湖行聚会后不少人并未立即打道回府,或探亲访友,或寻找当年工作过的单位,或结伴到张家界、凤凰城旅游。遗憾的是,能满足老年人身体状况、生活特性、爱好习惯的旅游服务性团组却沒有,只能参加杂团。于是,就有了以下联想。
据最近民政部透露,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己达1.69亿,且以毎年近1000万的速度增加,老年旅游、老年休闲、老年服装、老年用品、老年保健、老年护理,等等,是个庞大市场,可撬动万亿元规模的养老产业。这万亿钱财谁来拿、如何拿呢?不妨以老年公寓为例稍加剖析。
老年公寓区别于习惯意义上的敬老院:它应具备宾馆式的舒适(一室一卫或另加一厅,供一至两人居住,冷暖可控,热水隨时供应,电视、 电脑则只需准备插座),医卫做到小病不出公寓,大病15分钟內送到医院,休闲、活动场所及设施基本齐全,生活、护理实行分级管理 (分基本能自理、半自理、不能自理三级),收费按当地生活水平及护理级别而定,也可分高中低三档(株洲目前以毎人毎月1000至2000元为宜)。有人会问,这样的公寓有人来入住吗?且 别着急。长沙去年起,拟毎个区建8000个床位的老年公寓,当时就有不少老人报名,还得按号排队呢。其中有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也有观念更新希望不断提高生活质量的普通老人,有生活难以自理、合适保姆又难请到的老人,也有生活完全能自理、只是想更自由自在、 更充实些的老人。按全国老年人囗比例计,目前株洲城区老人当在10万左右。有需要又有能力且乐意住老年公寓的,暂以 1% 计(欧美约达 5% — 10%),也在千人以上。隨着社会发展进步,相信这种老人今后还会不断增加。
旣然如此,这样的好事为何在株洲又至今沒人来做呢(至少沒一家符合上述标准的、300床位以上的老年公寓)?体制和政策的约束,恐怕是主要原因。按民政部门的文件规定,老年公寓属社会公益性机构,从用地、报建 、建设,到水、电、气等等的安装使用,均可享受到极为可观的优惠,但经营前提是不得以盈利为目的。民间及企业家的投资经营,却必须是以盈利为目的(至少是重要目的),为此,他们难以享受到上述优惠,建设及运行成本自然大幅上升,收费也就会像时下的小哈佛、小牛津幼儿园一样攀升了,这当然也会制约公寓的入住率。政府沒钱投 (或尙沒意识到它的重要性紧迫性而不愿投),民间不敢投,这两难之结谁来解套?唯有政府!如能像幼儿园那样,鼓励民间投资,允许享受优惠,严格监管、控制其利润率,相信必有企业家和民间资本会把脑筋动到这种好事 (当然更是难得的商机)上来。
钝以为,现在应该是以民生为重的政府部门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了。如有哪位远见卓识且具善心的企业家,敢于、乐于来做这件好事,钝愿为之鼓与呼,并无偿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