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联大(清华·北大)0646 部队学生连

0646兵微博

http://t.163.com/7581277989

施惠铭 2012-10

湖南·汉寿·西湖镇


2012-11-11

  根据我后来在湖南18年的生活经历,长沙和洞庭湖区的嗜辣习惯其实是最温和的,湘南更甚,湘西第一。

  暗夜中的湘江潜伏着神秘,大蓬船吞下了我们。嘈杂和混乱过后,每个人都得到了半席之地,安顿下来。船老大吆喝着开了船。钵子饭传到了手中。籼米饭上面是红油油的辣椒菜,给来自外地的受教者第一个下马威。

  踩着石板路,穿过狭窄的小巷子,到了湘江边。曾经坐火车越过湘江,赞叹它的清秀澄碧;现在接近了它,感受到它的气息和节拍。

2012-11-10

  回复乔博士:你女儿的愤怒,使我感到欣慰。

  乔博士:我谈到西湖劳改农场的经历,我的女儿愤怒地问道:你们犯了什么罪?凭什么无缘无故把你们投入犯人呆的地方,干犯人干的苦活?再教育,你们还不是共产党的党国教育出来的?你们怎么会心甘情愿面对与接受这种无理的野蛮安排?我无语,当时,我们都心不甘、情不愿,秀才碰到兵,有理讲不清。

2012-11-09

  我只是跟着我前面的人走。领路的是军汉。80后流行一句潮言:跟着感觉走。似乎没错。但那个昏夜,我在长沙走过,竟然没有感觉;或者说,感觉很浅,没能留下记忆。

  虽然是第一次来到长沙,那时的车站就在市中心,居然没留下什么印象。也许是刚刚从北京来到这个小省城,并不像山里孩子第一次进县城那么刺激。一年后组织我们去韶山朝拜,路过长沙,觉得它是多么光鲜亮丽。人的感观是很容易被改造的,彻底扭曲心智则不那么容易。

  不记得我们的寒酸行李是怎么从火车站搬到码头的。好像没有出动军车,难道是雇用了拉板车的老倌子?反正没要我们自己扛着。

  20多个小时的行程,气氛是压抑的。到达长沙,已是昏夜。出了车站,我们鱼贯而行,穿过陌生的大街小巷,来到湘江边。没有几个长沙市民会注意到这群落魄的书生。

  乔博士:没有几个长沙市民会注意到这群落魄的书生。不,是准备被粪书坑儒的准犯人。

2012-11-08

  当年金日成东施效颦,也大肆鼓吹自己是全世界的伟大领袖,我们嗤之以鼻;其实,冷静思考一下,他们父子提出的“先军思想”确实比毛-林的“全国学解放军”要精辟得多,一针见血,绝不绕圈子。他们的小朝廷能够香火独传,沿系三代而不衰,“先军”功不可没。毛首鼠两端,未能一以贯之,功败垂成。我们在西湖农场的经历,见证了毛林先军政治的兴衰。

  有一个人的面相却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一块分区上,忘不掉。他的名字我不知道,他的神情恰似镜中的我。当时已经天黑,借着车厢内昏暗的灯光,他在阅读一本小小的书册《唐诗三百首》。一个大兵巡视过来,一把夺过这本书,威严地盯了他一眼,走了。他吃了一惊,看着大兵走去,木木地坐着,眼神茫然。我们都无语。

  火车上只有一个同系同年级的许福祥。其他都不认识。这些哥们儿中,将有100多条与我在一个草棚里,连榻通铺上共度一年零八个月,而此时,我们却是陌生人。

  记得那时北京刚刚下过一场小雪,站台上还有积雪。留校和在京的同学前来送行,眼圈湿湿的。

  1970年3月16日离京,火车奔向湖南。回忆从这里开始。